健康知识
全国咨询热线:
0371-64261777 0371-63239311
小暑到了。如何在小暑做好养生呢?那首先肯定要了解什么是小暑。小暑当然是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了,是一年当中的第11个节气。小暑也属于夏季的第五个节气,表明季夏时节要开始了。
暑,就是热的意思,小暑当然就是小热。小热并非不热,而是相对大暑而言,所以实际上是很热的了,所以民间有言: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。小暑节气里,三伏天也就开始了,所以,岂能不热乎?
所以在小暑如何防热就很重要。
防热,也就是要远离热,不要让热伤害到自己。冬令收藏,冬天天气很冷,人们会躲在有暖气的屋里,藏在暖和的被窝里。其实夏天也是一个道理,人们要躲避热,或者大家经常说是避暑,比如说哪里哪里是避暑胜地,夏天要到那儿生活。我们都知道承德避暑山庄,清代的皇帝们会到那儿避暑。当然,也可能兼有逃难。可见夏天因为天热,该藏也得藏。太阳毒辣辣的时候,能多屋里就别外出。必须在外面呢,也要打把伞。当然,一般是女生打伞的多。不打伞也至少戴个遮阳帽。也别总太阳底下站着,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。走路沿着一排排的树荫,自然会凉爽好多。
当然,天热了难免出汗多,汗也是人体津液,缺乏了口干舌燥,心情烦躁。所以嘛,要多补充水分。建议喝温开水或者凉白开。倘若你是爱养生的主儿,那就有说道的了。绿豆汤夏天必备吧,红豆汤也可以的,有种红豆叫做赤小豆,也是作为中药用的,医圣仲景有个方子赤小豆当归散,可以用来治疗狐惑病(一种热毒病,皮肤有溃烂),还治疗因热引起的痔疮出血。这绿豆、红豆,再加一个黑豆,就是扁鹊三豆饮,清热解暑还充饥。
天热不仅伤津,还会耗气。所以人们会觉得乏力、困倦,那就要补气。气是属于阳的,天又热,虽然耗气,但也不能过补,尤其对于体质阳气旺盛的,更是过犹不及。也就是***好能滋阴,又可以微微补气。那么西洋参就合适不过了。泡水代茶饮,或者直接放嘴里咀嚼,口舌生津,还能益气,这天然口香糖不错吧。
西洋参是有点贵的,对于普通大众而言,也会是笔不小开支。那就可以用别的补气的,比如黄芪。相对西洋参而言,黄芪不仅价格低廉,补气的作用还非常好,如黄宫绣《本草求真》就说:黄芪为补气药中之***!以黄芪为主要用药的方子就数不胜数,如玉屏风散、黄芪建中汤、补中益气汤、清暑益气汤等。提到清暑益气汤,那就要说说金元时期的脾胃大家李东垣,他在《脾胃论》指出:时富长夏,湿热大胜,蒸蒸而炽,人感之多四肢困倦,精神短少,懒于动作,胸满气促,肢节沉疼,或气高而喘,身热而烦,心下膨痞,小便黄而数,大便溏而频……并创制了针对这些症状的方子:清暑益气汤,由黄芪、苍术、升麻、人参、泽泻、神曲、橘皮、白术、麦门冬、当归身、炙甘草、青皮、葛根、五味子。如果需要服用这个方,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症状加减。如果作为日常预防调养,可以取其中的黄芪、麦门冬、橘皮、五味子、炙甘草(也可以用生的)泡水代茶饮,这几味药都属于药食同源之品,也易于浸泡。黄芪补气、橘皮理气开胃祛除湿气,麦冬滋阴润肺,也可以制约黄芪、理气过于温燥伤阴。甘草甜甜的,五味子酸酸的,口感当然是酸甜可口。而且酸甘化阴。甘草可以解毒,同时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;五味子酸可收敛黄芪、橘皮、甘草之温燥,还可以生津。姑且就叫做“清暑益气茶”吧。
清代温病大家王孟英所著《温热经纬》也有一个“清暑益气汤”,与李东垣的名同药异,方由西洋参、石斛、麦门冬、黄连、竹叶、荷梗、知母、甘草、粳米、西瓜翠衣组成。这个方子整体看是可以泡水代茶饮,里面有粳米,或者说是米汤或茶汤。但里面有黄连,俗话说,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,所以这个药方会有点苦。可以用栀子或者相类药代替下,抑或不用之。因为里面还有知母,也能起到相似作用。倘若想口感更好,则再去掉知母,加点蜂蜜或冰糖之类以调味儿,当饮之更美。
当然,我们中医认为,暑的性质不仅是热,还多挟湿。从时令来看,这个时候雨水渐多,所以整个环境又湿又热,如同一个蒸笼,尤其在南方。中医有“六淫”之说,即风寒暑湿燥火。这个暑,我感觉兼有其他五淫,首先刚才已经讲到暑多挟湿。其次,如果天气突变,比如沿海台风,气温骤降,风寒交加;如果人总是在空调环境、或者饮冷过多,也是容易受风受寒。再则,暑与燥、火结合,那更是火上浇油。
暑湿结合,比如,南方地区,气温高,下雨又多,天气很潮湿。这种情况下就容易犯皮肤类疾病,尤其是北方人在南方。我有个学生,这不刚放暑假到了南方,给我讲犯荨麻疹了,TA自己就说水土不服。巧了,过几天又有个学生,也是放假到了南方,所呆的城市连续下了半个月雨,TA自己就说不太适应。不过没有犯荨麻疹,而是咽喉有痰,自己说咽口水有种吞不下的感觉,咳又咳不出来。这不梅核气嘛。这主要是与环境的变化有关系,当然,连续半个月下雨,又潮又热,人真的会很郁闷,所以与情志亦不无关系。突然想到,仲景当年从南阳到长沙做官,不知有否出现这梅核气呢。
暑天见风寒呢,很容易犯鼻炎之类呼吸道疾病,我的一个学生,TA的妹妹,十一二岁,说是鼻炎犯了,让给开药。说是从小就咳嗽,停不下来,经常捡中药吃,从小喝到大。我以为是上山采药呢,原来这“捡”是买的意思。无独有偶,有另外一个学生的家长,前一段就因鼻炎在给她开药吃。她的鼻炎是因为家中失火后整理数天,异味吸入引起的。近来反馈鼻痒、打喷嚏增多,自己就说与天气有关。医圣仲景其实对发生这个的原因总结的很好:汗出当风,久伤取冷。炎炎暑天,边出汗边吹冷风,吃冰镇西瓜,喝冷饮,洗凉水澡。正因此,《内经》才有“春夏养阳”的至简大道,冬病夏治三伏贴,真的可以做起来。平时,也多吃点姜片、喝点薏米粥,多有裨益。
小暑十五天,养生每一天。
本文是【http://www.gyytx.com 巩义天祥骨质增生医院】原创,转载时请务必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出处
地 址:http://www.gyytx.com/home-newsinfo-id-22.html
全国咨询热线:400-109-9515
复诊电话:0371-64261777 0371-63239311
医院地址:巩义市回郭镇新310国道766号
技术支持:青峰网络 备案号:豫ICP备2023021503号-1